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摘要: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的痛点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测试已成为软件测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痛点,如测试质量不稳定、测试覆盖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测试技术的不断创新,自动化测试将朝着智能化、自适应和可扩展性方向发展,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自动化测试这一话题,从诞生到在国内广泛实践,已有一段时间,早期,大家对自动化测试的理解和使用目的相对简单,希望通过机器自动执行替代人工操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人为误差和遗漏,随着其在国内各大小公司的实践开展,其发展历程开始出现了变化。
这个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以工具为载体,将测试用例从人工执行转变为机器执行,在这一阶段,工具的持续迭代和演进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催生了自动化测试工程师这一专项岗位。
2、以平台为载体,通过标准化的平台来降低功能测试人员的上手难度,主张人人都可以参与自动化测试,为研发测试赋能,这一理念让很多管理者心动不已,从而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并寄予厚望。
3、以工程师为载体,强调一栈到底的理念,即测试工程师应负责自己负责部分的所有测试工作,包括自动化、性能、安全等各个方面,这也是当前市场对测试工程师的要求和期待。
这个过程背后反映了几个趋势:
1、对测试岗位的专业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2、对测试结果的预期开始挤泡沫,更加注重实际效果;
3、从工具平台的高大上思维转变为能落地创造成果的接地气行为。
这个过程演变至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开始落到实处,那些只追求技术炫耀而无法真正创造符合预期价值的人和工具,开始被淘汰,剩下的,是那些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人,至于他们使用什么手段和工具,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自动化的概念源于传统制造业的流水线作业,背后是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规模革新的需求,制造业的自动化流水线之所以能不断演变优化,是因为工业品都是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相比之下,软件行业讲究的小步快跑和快速迭代基因与自动化流水线的本质存在一定的矛盾。
近十年来,诸如敏捷、devops、自动化测试等热门技术话题,最终能真正落地且被大规模应用和认可的,是devops,这是因为devops的对象是对软件研发交付流程过程的标准化和优化,这些流程的标准化得到了广泛认可。
而自动化测试的痛点主要体现如下:
1、自动化测试的对象是需求和业务场景;
2、自动化测试的动作是机器执行测试用例;
3、自动化测试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
需求和业务场景本身的不确定性更高、变化更快,而环境、网络、测试数据和断言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大部分人对自动化测试的理解和实践都集中在如何利用工具和平台来执行测试用例,却忽视了需求和场景的变化以及改善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要想使自动化测试真正落地并取得好的结果,必须对测试对象进行标准化,否则,自动化测试只能是测试自动化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为什么近几年大家开始提倡测试左移和质量门禁?这是因为相比于自动化测试这一技术手段,测试左移能更有效地发现风险,质量门禁能更精确地度量质量变化,这些实践在质量保障方面提供了更直观的结果,无论是说服领导还是工作产出都更有力度,关于自动化测试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回归技术手段本身的定位;做好基础技术设施和流程规范的标准化;深入理解测试对象并基于需求和场景开展测试并放下技术鄙视链,能控制风险、精准度量的才是质量,至于哪个框架优秀、哪个技术更牛,交给时间来评判吧。
对于从事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配套资料库】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个仓库包含了软件测试最全面、最完整的资料,包括基础知识、Linux必备技能、Shell编程、互联网程序原理等等,同时我也强烈推荐大家在公众号:程序员小濠 ,免费领取一份216页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宝典文档资料以及相对应的视频学习教程,如果我的博客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的话,“点赞”、“评论”、“收藏”一键三连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