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5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原理中的UDP协议,详细阐述了UDP报文格式及其校验和的计算方法。文章重点突出了UDP协议的特点,包括无连接、面向数据报文的传输方式等。还提到了应用层自定义格式在UDP协议中的应用,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UDP协议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层面的理解。
文章目录
一、UDP协议
1. UDP的传输流程
+ 发送方
+ 接收方
2. UDP协议报文格式
+ 报文结构概述
+ 长度受限
+ 校验和
- 如何校验
- CRC算法:循环冗余算法
- md5算法
3. UDP的特点
二、开发中常见的自定义格式
1. 引言
2. XML(古老)
3. JSON(最流行)
4. Protobuffer(PB)
5. “现成”的应用层协议HTTP协议
6. 端口号
+ 服务器的端口号
+ 客户端的端口号
+ 端口号的范围与分类
一、UDP协议
UDP的传输流程
(1)发送方
应用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照特定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打包,形成应用层数据报。
传输层:对应用层数据报再次进行打包,变成传输层数据报,其中包括UDP报头。
网络层:UDP报头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在此基础上进行封装,形成网络层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再次进行封装,添加以太网报头等信息,准备通过物理层发送。
物理层:将上述数据转换成二进制序列,通过光信号或电信号进行传输。
(2)接收方
物理层:接收到光信号或电信号,再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得到以太网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解析以太网数据报,获取载荷数据。
网络层:解析网络层数据报,获取传输层数据。
传输层:解析UDP报头,获取应用层数据。
应用层:根据端口号,将数据存储到相应的应用程序中。
UDP协议报文格式
概述UDP报文结构,包括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等关键字段。
介绍长度受限的特点,即UDP报文的最大长度限制。
详细解释校验和的计算方法,包括CRC算法和md5算法的应用。
展示UDP报文的示例图。
强调在网络传输中校验和的重要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