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摘要:通过MATLAB和Simulink环境,实现对STM32开发板上LED灯的点亮。利用MATLAB的编程能力,编写控制代码,并通过Simulink进行模型构建和仿真测试。最终将控制信号传输至STM32开发板,成功控制LED灯的亮灭。这一过程展示了MATLAB/Simulink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强大功能和应用潜力。
使用MATLAB/Simulink点亮STM32开发板LED灯-笔记
- 一、STM32CubeMX新建工程
- 二、Simulink 新建工程
- 三、MDK导入生成的代码
一、STM32CubeMX新建工程
1. 打开 STM32CubeMX 软件,点击“新建工程”,选择中对应的型号
2. RCC 设置,选择 HSE(外部高速时钟) 为 Crystal/Ceramic Resonator(晶振/陶瓷谐振器)
开启 LSE(外部低速时钟) 为 Crystal/Ceramic Resonator(晶振/陶瓷谐振器)
3. 配置调试模式
非常重要的一步,否则会造成第一次烧录程序后续无法识别调试器
SYS 设置,选择 Debug 为 Serial Wire
4.配置所需要的输入和输出引脚
根据电路板硬件的实际情况配置LED灯引脚
5.选择时钟
在 HCLK (MHz)输入框中,改为频率为 72MHz,自动计算时钟分配。
6.工程文件的输出
输入项目名和项目路径和选择应用的 IDE 开发环境 MDK-ARM V5
7.工程文件代码生成
每个外设生成独立的 ’.c/.h’ 文件
不勾:所有初始化代码都生成在 main.c
勾选:初始化代码生成在对应的外设文件。 如 GPIO 初始化代码生成在 gpio.c 中。
8.点击 GENERATE CODE 生成代码
9.打开MDK-ARM V5 进行编译,无错误 无警告
二、Simulink 新建工程
打开MATLAB 的 Simulink (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模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
在Simulink 新建 空白模型
similink库中的Stateflow下拉框选择“Chart”,拖到右侧空白框中。改名为“LED_STate”。
双击“Chart”进入里面的内容,拖动“状态”组件。后续作为状态转移。
在状态框中写入如下代码并状态与状态之间相连
after:after函数函数就是经过多长时间再到下一个状态,相当于延时
通过“建模”下的“符号窗格” 看到三个名称的状态有感叹是提示没有定义。
通过单击每个符号名称的类型进行修改,led_output 改为“Output Data”。
也可以通过选择符号名称右键-> 检查
属性检查器可查看属性信息
led_output 类型改为“uint8”
其他两个符号 改为“Parameter Data”类型。
类型设置完成后 无感叹号提示。
以上操作也可以通过汇总的方式查看,通过模块资源管理器。
“HIGH”和“ LOW”两个符号的Value值改成 “1”和“0”
返回上一层“Chart”。
在模型界面上单击输入“Output”。
修改Output信号名称为“LEDOutput”。
更新我们所设计的模型
为了方便观察和所设计的模型是否正常,在LED_STate增加“Scope”示波器,可以看到示波器正常输出高低电平。
在APP下的标签“Embedded oder”生成程序代码。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编译不通过,下方有“建议的操作”,选择第一项弹出配置参数。
配置参数修改三个地方如下图所示。
修改完成后,继续点击“编译”。
可以看到右侧已经生成代码文件
生成的代码 .c和.h 保存路径如下图的提示。
三、MDK导入生成的代码
在Groups增加新的文件夹,名称为SimulinkCode
在Files项目下“Add Files…”导入Simulink生成的.c文件
增加.h头文件的引用路径
首先这个模型生成的初始化“untitled_initialize”是空的,我们可以不调用,但是后面如果模型比较大了,或者说初始化函数中有文件的话,这个是必须要调。
untitled_step()函数是我们Simulink生成的状态机,需要在main.c中while循环添加。
我们现在这个untitled_step()函数是在while中一直跑的,这样是没有固定的运行周期的。但是我们在模型仿真的时候,定步长是固定,0.001的采样时间。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一个周期。在中断文件下添加“BalancecarTaskcount”变量来计数。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个,控制LED亮灭调用stm32函数的“HAL_GPIO_WritePin(LED2_GPIO_Port, LED2_Pin, GPIO_PIN_SET);”直接给“1”或“0”就行,但是下面如图所示,这里是结构不方便使用,需要改成一个全局变量。
在Simulink中的代码接口下的“默认代码映射”,下方就会弹出代码映射窗口。
单击“LEDOutpu”组件后在码映射窗口下选择“Outports”,有一个“Output”选项。
右侧弹出“属性检查器”在Storage Class字符下,下拉框选择“ExportedGlobal”。
可以看到Simulink代码显示窗口 的LEDoutput原结构体的形式改为全局变量。
修改代码,编译通过
untitled.c
/* * Academic License - for use in teaching, academic research, and meeting * course requirements at degree granting institutions only. Not for * government, commercial, or other organizational use. * * File: untitled.c * * Code generated for Simulink model 'untitled'. * * Model version : 1.2 * Simulink Coder version : 9.8 (R2022b) 13-May-2022 * C/C++ source code generated on : Fri May 3 15:00:42 2024 * * Target selection: ert.tlc * Embedded hardware selection: Intel->x86-64 (Windows64) * Code generation objectives: Unspecified * Validation result: Not run */ #include "untitled.h" #include "rtwtypes.h" /* Named constants for Chart: '/LED_STate' */ #define untitled_IN_LED_OFF ((uint8_T)1U) #define untitled_IN_LED_ON ((uint8_T)2U) /* Exported block signals */ uint8_T LEDOutput; /* '/Output' */ /* Block states (default storage) */ DW_untitled_T untitled_DW; /* Real-time model */ static RT_MODEL_untitled_T untitled_M_; RT_MODEL_untitled_T *const untitled_M = &untitled_M_; /* Model step function */ void untitled_step(void) { /* Chart: '/LED_STate' */ if (untitled_DW.temporalCounter_i1 = 500U) { untitled_DW.is_c3_untitled = untitled_IN_LED_ON; untitled_DW.temporalCounter_i1 = 0U; /* Outport: '/Output' */ LEDOutput = 0U; } } else { /* Outport: '/Output' */ /* case IN_LED_ON: */ LEDOutput = 0U; if (untitled_DW.temporalCounter_i1 >= 500U) { untitled_DW.is_c3_untitled = untitled_IN_LED_OFF; untitled_DW.temporalCounter_i1 = 0U; /* Outport: '/Output' */ LEDOutput = 1U; } } /* End of Chart: '/LED_STate' */ } /* Model initialize function */ void untitled_initialize(void) { /* (no initialization code required) */ } /* Model terminate function */ void untitled_terminate(void) { /* (no terminate code required) */ } /* * File trailer for generated code. * * [EOF]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