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4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摘要:域名服务器种类多样,包括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和本地域名服务器等。域名解析过程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通过查询域名服务器来实现。域名服务器缓存污染是指由于缓存数据过期或错误,导致域名服务器无法正确解析域名,影响网络访问速度和准确性。缓存污染可能导致用户访问网站延迟、甚至无法访问。了解域名服务器种类和解析过程,有助于预防和解决缓存污染问题。
域名服务器包括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和权威域名服务器等,域名解析过程是通过域名服务器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过程,域名服务器缓存污染是指由于缓存中的域名解析信息不正确或过期,导致域名解析出现错误,影响网络访问的正常进行,为防范缓存污染,需定期更新和维护域名服务器中的缓存信息。
关于DNS污染(又称域名服务器缓存污染、域名服务器快照侵害或DNS cache poisoning):
DNS污染是指某些刻意制造或无意中制造出来的域名服务器数据包将域名指向不正确的IP地址,在域名解析过程中,当电脑向域名服务器发送“域名查询”的请求时,如果受到污染的服务器回应了错误的IP地址,就会导致用户无法访问到正确的网站或服务。
DNS缓存的作用是减少网络流量、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并增强DNS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但由于缓存时间较长,有时会出现缓存污染和DNS劫持等问题,需要定期清理DNS缓存或在遇到问题时手动刷新。
解决DNS污染的方法包括:
1、更改DNS设置:使用公共DNS服务器,如Google DNS(IP地址:8.8.8.8)。
2、清理DNS缓存:在Linux平台,可以通过输入“etcinitdnscd”然后回车来清除DNS缓存。
3、使用DNSCRYPT等工具来解决DNS污染问题。
注意事项:
1、DNS污染与盗用、政府行为无关,是某些恶意行为导致的域名解析问题。
2、遇到DNS污染时,可能表现为网站无法访问,需要修改DNS服务器才能解决。
3、为避免DNS污染,建议定期更新和维护域名服务器的缓存信息,并留意网络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可以考虑搭建自己的DNS服务器以确保网络安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