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6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摘要:在云计算领域,各大服务商竞争激烈,其中云计算机服务器龙头企业表现突出。本文介绍了云计算服务商的排名,包括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在云计算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云计算服务。
近年来,行业用户对超融合系统的热情持续高涨,IDC发布的《2017年Q1全球融合系统追踪报告》显示,全球融合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6%,超融合系统市场规模达到6.6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4.7%,占整个融合系统市场份额的24.9%。
超融合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不仅因为它为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变革开辟了新的道路,更因为它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
相比于传统IT架构的不可扩展性、配置不够灵活、运维成本高昂等弊端,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和存储全部整合到服务器中,通过软件定义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功能与标准x86服务器相结合,大大简化了IT架构和运营,降低了成本,增强了易用性,超融合架构更适合云计算的需求。
超融合市场热度不亚于云计算和OpenStack,在Gartner的报告中,中国超融合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
IDC最新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达到0.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7.0%,IDC预计,超融合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4.7%。
从IDC调研报告看,中国超融合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华为、华三、深信服、Nutanix、联想等众多公司,这些参与者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服务器厂商、网络厂商、软件厂商、云计算厂商和专业超融合厂商等,每个阵营的厂商都基于自身的特色和客户需求对超融合设备进行了创新,这些创新丰富了超融合市场和客户的选择。
传统服务器厂商如联想、浪潮、华为和新华三等推出了相关的超融合设备,这些硬件厂商主要发挥其在产业链的优势,结合软件方面的创新进行市场拓展,例如新华三的H3C UIS统一基础架构系统是面向IaaS推出的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其中超融合设备集成了领先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化软件,浪潮是最早进入整机柜服务器市场的厂商之一,其超融合产品集中于整机柜产品,采用高密度、整体式设计,除此之外,还有深信服超融合一体机、EMC VxRail等细分市场的产品,以及在软件方面取得不错成绩的VMware vSAN,很多主流的服务器厂商都推出了基于vSAN的产品,一些云计算厂商如青云QingCloud也推出了超融合一体化设备,还有专注于超融合概念的玩家如Nutanix和SmartX等,这些厂商专注于超融合市场的软件系统的研发,硬件则采用通用的X86服务器或与主流服务器厂商合作,近期超融合的鼻祖Nutanix与谷歌的战略联盟为超融合领域带来了新的趋势,目前中国超融合市场也进入了在个别行业快速落地并扩展的阶段,金融、制造、公安、政府、教育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超融合的身影,虽然每个行业的需求不同,部署方式也有差异,但整体来看超融合正在被行业用户快速接纳,随着架构的成熟和完善,超融合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需求除了最小企业的小环境和最大的大型数据中心运营环境之外。,这基本涵盖了目标受众市场的大部分企业组织,在大数据分析平台方面,超融合架构具备横向扩展的特性针对海量数据存储应用,,可以实现大规模通用集群存储,另外针对大数据环境进行了性能优化并采用了副本集群等大量容错技术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完全可以达到主流中高端存储阵列水平替代传统集中式的存储设备,在虚拟化计算应用方面包括虚拟桌面和私有云等虚拟化应用方面,,超融合架构为存储备份复制负载均衡等所有策略的制定都围绕支持虚拟机进行,例如在不同数据中心间或不同应用间进行负载迁移管理员只需在虚拟机层操作无需亲自下到数据中心或底层存储操作,在高性能应用方面在企业IT业界,“高性能”一直是“复杂性”的代名词这产生了一个固有的思维定势:即一款简单的解决方案必然是低性能的。,但是超融合改变了游戏规则它在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易于管理但在性能方面却可以比肩复杂的解决方案,,例如要实现云计算的发展进行异构硬件系统的融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如果想将传统的IT基础架构改造为虚拟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技术上和经济性上都是不可行的。,而采用软件定义的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与专用硬件实现解耦才能实现 IT 基础架构的真正融合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实施与部署扫清障碍。,可以肯定的是云计算时代超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融合架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期待超融合市场的各路玩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超融合解决方案科技云报道原创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为大家带来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