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摘要:服务器虚拟化带来了灵活性和资源优化,但同时也面临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虚拟机逃逸和集成安全漏洞等。安全策略则是针对这些风险制定的措施,如隔离虚拟机、实施安全补丁管理、监控虚拟环境等。虚拟化安全风险与安全策略的区别在于,风险是潜在的安全问题,而策略是预防和应对风险的措施。
1、安全隔离:虚拟化技术提供了严密的安全隔离机制,这一机制能够防止不同虚拟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相访问,从而减少虚拟服务器之间的风险,并有效避免虚拟机环境中出现数据泄露、病毒攻击等问题。
2、安全更新:虚拟化技术允许及时的安全更新和补丁安装,确保虚拟机系统具备最新的安全保护措施,降低遭受攻击的风险。
云的安全挑战
在云端,云服务提供商出于商业机密和安全考虑,可能并不透露所有关键信息,尤其是与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这种情境下,云计算的用户必须面对大量的未知安全风险,更严重的是,云环境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物理服务器系统崩溃,给客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大大增加服务器被攻击的风险。
虚拟机的动态配置
虚拟机负载过重时,虚拟化技术可对资源进行动态配置,以应对更多或更少的负载,虽然这种动态调整似乎可解决虚拟设施可能负载过重的问题,但虚拟技术有其自身限制,在基础设施中增加虚拟化程度时,需充分考虑其潜在风险。
虚拟化的优势与挑战
虚拟化已经为IT部门带来了众多优势,从服务器整合到云计算的普及,它让不可能变为普遍,除了提高计算能力,虚拟化也被视为增强网络安全性的一种方法,访问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数据时存在的风险被一些安全厂商强调,如果一台服务器被攻破,其他服务器也可能面临风险,从而出现交叉问题,在虚拟化环境中,安全策略尤为重要。
安全系统的构建
安全系统应当基于等保要求和实际业务需求,部署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防止对核心业务系统的非法访问,保护数据的安全传输与存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访问流量大、业务丰富、面向公众及虚拟化环境下的安全挑战。
虚拟化技术在涉密单位的应用
虽然虚拟化技术在涉密单位并未被明确禁止应用,但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内,其使用暂时受到限制,当前,国家正在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和保密标准制定工作,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如何进行防护仍是未知数,且不确定哪些方面可能对信息保密造成影响。
服务器安全策略
对于服务器安全,推荐使用专门的文件及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备份,利用Windows文件和文件夹的安全特性来管理用户隐私及安全,通过桌面虚拟化技术,无硬盘、无CPU的设计本身就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
云服务器的安全风险
云服务器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如漏洞、错误配置、开放不当端口等)和外部威胁(如后门、木马、暴力破解攻击等),这些风险不仅存在于传统数据中心,也存在于云数据中心。
虚拟化与安全水平的提升
通过虚拟化整合,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接入数量,使安全防范范围更为明确,虚拟化还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业务和IT资源间的关联,使IT和业务优先级相匹配,对所有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按需调配资源,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虚拟化技术在带来计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建立完善的虚拟化安全策略至关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